首页 考试科目 2020河北省专接本医学类临床医学专业考试大纲

2020河北省专接本医学类临床医学专业考试大纲

作者: 河北专升本 更新时间:2020-10-27 00:00:00 分类:考试科目

临床医学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临床医学专业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医学生物化学


Ⅰ.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研究生命化学的学科。主要研究正常人体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代谢与调控,基因信息传递、调控规律以及细胞信号转导,   概要介绍基因工程和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生物化学理论与技术已渗透到医学各领域,与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基础医学学科均有交叉联系,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也很密切。生物化学为医学各学科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正常或疾病状态时的人体结构与功能以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对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必不可少,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将为进一步学习医学类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   谢的基本调节规律;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理;掌握细胞信号转导、基   因工程和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为医学类学生后   续课程的学习及以后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分值合计 30 分,多项选择题分值合计 30 分,名词解释分值合计为 40 分,

简答题分值合计为 50 分。

Ⅱ.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平均含氮量以及在蛋白质定量中的应用,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熟悉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肽键、肽与肽链的概念;

3.了解氨基酸的三字英文缩写符号以及重要的生物活性肽(谷胱甘肽)。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掌握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结构要点及其主要的化学键;掌握结构域的概念;

2.熟悉肽单元、分子伴侣的概念。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掌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决定生物学功

能;

2.了解蛋白质构象改变与疾病。

(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和意义及紫外吸收性质;

2.了解蛋白质的呈色反应和蛋白质的分类。

二、核酸结构与功能

(一)核酸的分子组成

1.掌握核酸元素组成特点,常见核苷酸的结构、符号,DNA 和 RNA 的分子组成,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键的方向性;

2.了解核苷酸的生理功能。

(二)DNA 的结构与功能

1.掌握核酸一级结构的概念及其表示法;DNA 二级结构的特点,DNA 的生物学功能;

2.熟悉 DNA 超级结构的特点和核小体的概念;

3.了解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

( 三 )RNA的 结 构 与 功 能1.掌握 RNA 的主要种类与功能,真核生物 mRNA 一级结构的特点,tRNA 二、三级结构

的特点与功能;

2.熟悉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真核生物 rRNA 的种类,核内小 RNA、核酶的种类及其功能。

(四)核酸的理化性质

1.掌握核酸的一般性质,DNA 的变性和复性、增色效应、解链温度(Tm)、退火和核酸分子杂交的概念;核酸紫外吸收的特点;

2.熟悉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

3.了解核酸分子杂交应用。

三、酶与维生素

(一)酶的结构与功能

1.掌握酶的定义,酶的化学本质,分子组成,结合酶各组分的作用,常见的 B 组维生素的衍生物作为辅酶或辅基所转移基团的类型,酶活性中心、酶原与酶原激活、同工酶、变   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的概念;

2.熟悉酶的作用机制,酶的调节;

3. 了解酶的命名与分类。

(二)酶促反应的特点

1.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

2.熟悉酶的绝对特异性和相对特异性;

(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1.掌握米一曼氏方程,Km 与 Vmax 值的意义,不可逆抑制、可逆性抑制的概念,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的作用特点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2.熟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四)酶与医学的关系

了解酶与疾病的关系和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五) 维生素

1.掌握脂溶性维生素的功用、缺乏症;

2.掌握 B 族维生素:B1、B2、维生素 PP、B6、生物素、泛酸、叶酸及 B12 的活性形式、生化作用、缺失症;维生素 C 的作用及缺乏症;

3.了解维生素 A、D、E、K 的来源。

四、糖代谢

(一)概述

1.掌握糖代谢的概况;

2.熟悉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3.熟悉糖的消化吸收特点。

(二)糖的分解代谢

1.掌握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反应部位、反应特点及生理意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

念;

2.熟悉糖酵解的反应过程和产能的步骤;

3.了解糖酵解的调节。

(三)糖的有氧氧化

1.掌握有氧氧化的定义、部位、关键酶、生理意义。包括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生成乙酰 CoA、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有氧氧化的场所、重要的中间产物,关键酶及 ATP 生成的步骤,三羧酸循环的定义、反应过程、关键酶、重要的生理意义;

2.了解有氧氧化的调节;

3.了解巴斯德效应。

(四)磷酸戊糖途径

1.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概念、生理意义(提供核糖和 NADPH),NADPH 的功能;

2.熟悉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

(五)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掌握肝糖原合成与分解的限速酶及其催化的反应;

2.熟悉肝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3.了解糖原累积症。

(六)糖异生

1.掌握糖异生的概念、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2.熟悉糖异生途径的调节;

3.了解乳酸循环。

(七)血糖及其调节

1.掌握正常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2.熟悉调节血糖的激素;

3.了解高血糖与低血糖等糖代谢失常疾病。

五、脂类代谢

(一)概述

1.掌握脂类的概念、必需脂肪酸概念;

2.熟悉脂类的消化吸收;

3.了解脂类的功能。

(二)甘油三脂代谢

1.掌握脂肪动员的概念和限速酶,脂肪酸的氧化过程、作用部位,脂肪酸氧化过程中能量的计算,酮体的概念,酮体代谢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2.了解酮体生成的调节,甘油三酯及脂肪酸的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

(三)磷脂的代谢

了解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和结构.

(四)胆固醇代谢

1.掌握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关键酶,胆固醇的转化产物;

2.了解胆固醇合成的主要步骤。

(五)血浆和血浆脂蛋白

1.掌握血浆脂蛋白的概念、分类、组成、来源及生理功能;

2.熟悉血脂的概念,血浆脂蛋白代谢及载脂蛋白的功能;

3.了解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六、生物氧化

(一)生物氧化的概述

1.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和方式;

2.熟悉生物氧化的特点;

3. 了解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二)线粒体生成 ATP 的生物氧化体系

1.掌握氧化呼吸链的概念,呼吸链的种类,氧化磷酸化的概念,ATP 生成的方式,P/O 比值的概念,磷酸肌酸的作用,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2.熟悉线粒体外 NADH 转运的穿梭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3.了解 ATP 合酶,ATP 的转移与利用,其他氧化体系。

七、蛋白质分解代谢

(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掌握氮平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及种类;

2.熟悉蛋白质的营养互补作用;

3.了解蛋白质的消化及吸收。

(二)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1.掌握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氨基酸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关键酶及辅酶,联合脱氨基作用,血氨的来源与去路,氨的转运形式,尿素合成的部位、过程、关键酶、鸟氨酸   循环生理意义,α-酮酸的代谢去路;

2.熟悉嘌呤核苷酸循环,生糖、生酮及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种类;

3.了解高氨血症和肝性脑病。

(三)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掌握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氨基酸)、载体和生理意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产物;

2.熟悉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芳香族氨基酸代谢有关的遗传病;

3.了解-氨基丁酸、组胺、牛磺酸、5-羟色胺、多胺等生理活性物质的来源,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八、核苷酸代谢

(一)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掌握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基本概念、关键步骤及关键酶;补救合成途径:基本概念、关键步骤及关键酶;两种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的主要步骤及特点,脱氧核糖   核苷酸的生成;

2.熟悉自毁容貌症、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概念及了解抗肿瘤作用的机理。

(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掌握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3.熟悉痛风的发病机理和别嘌呤醇的治疗机理;

2.了解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

九、DNA 的生物合成

(一)DNA 复制

1.掌握 DNA 复制的特点和体系组成,半保留复制的概念、特点、意义;原核 DNA 复制的主要过程;

2.熟悉复制子、领头链、随从链、冈崎片断的含义;参加 DNA 复制的有关酶类及因子:

DNA 聚合酶、引物酶、DNA 连接酶、解旋酶、拓朴异构酶、单链 DNA 结合蛋白在复制中的作用。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即时校读;

3.了解端粒的概念、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二)DNA 损伤与修复

1.掌握 DNA 损伤的定义;

2.熟悉引发损伤的多种因素,修复方式;

3.了解 DNA 损伤的类型和后果。

(三)逆转录

1.掌握逆转录概念和逆转录过程。

2.了解逆转录意义。

十、RNA 的生物合成

(一)转录的体系和特点

1.掌握转录的概念和不对称转录的含义;模板链、编码链,转录单位,操纵子概念, Pribnow box、启动子;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结构与功能,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的分类及特点;

2.熟悉 RNA 聚合酶的主要功能;转录的特点。

(二)转录的过程

1.掌握原核转录的主要过程:转录的起始(需要全酶)、延长(核心酶),终止(两种方式),转录和翻译的关系;

2. 熟悉与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Ⅱ相关的 TFⅡ类转录因子的作用;

3.了解真核生物转录的过程。

(三)转录后的加工修饰

1.掌握真核生物 mRNA 转录后的修饰:核不均-RNA(hnRNA);mRNA 首尾修饰;断裂基因、外显子与内含子的概念,外显子与内含子的剪接;

2.熟悉 tRNA 转录后的加工过程;

3.了解 rRNA 转录后的加工过程,RNA 编辑和 RNA 沉默。

十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体系

1.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体系组成(模板,原料,酶与蛋白因子),遗传密码的特点,   三种 RNA 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关系;

2. 熟悉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氨基酰 tRNA 合成酶的特点。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1.掌握核糖体循环(广义和狭义)的概念;靶向输送和信号肽的概念;

2. 熟悉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熟悉多聚核蛋白体的作用;

2.了解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点。

(三)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

1.掌握分子病的概念;

2.熟悉干扰素抗病毒的分子机制;

3.了解抗生素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

十二、基因表达调控

(一)概述

掌握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基因表达的基本特性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管家基因、乳  糖操纵子的概念。

(二)原核基因表达调节

熟悉乳糖操纵子调节模式。

(三)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掌握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

(四)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1.掌握癌基因、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概念;

2.了解癌基因的活化机制。

十三、基因工程和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基因工程

1.掌握重组 DNA 技术的原理和过程:DNA 克隆、工具酶、载体、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2.了解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目的基因的来源及载体的特点,重组 DNA 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二)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1.掌握 PCR 技术的定义、工作原理、反应体系和基本步骤,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的概念;

2.熟悉印迹技术的种类和应用,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概念;

3.了解 PCR 衍生技术。

十四、细胞信号转导物质代谢调节

1.掌握细胞信号转导、受体和 G 蛋白的概念;胞外信号分子的类型;受体的类型和作用特点;

2.熟悉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3.了解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物质代谢的特点.

十五、血液生化

(一)概述

1.掌握血液的基本化学组成、基本功能;血浆蛋白的分类方法;

2.了解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二)红细胞的代谢

1.掌握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合成血红素的基本原料、限速酶;

2.熟悉血红素合成的调节;

3.了解血红素的结构特点。

十六、肝的生物化学

(一)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1.熟悉肝在三大物质代谢和维生素、激素代谢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2.了解肝脏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二)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掌握生物转化的概念、意义、特点及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2.熟悉非营养物质的概念和来源;

3.了解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三)胆汁酸的代谢

1.掌握胆汁酸的分类及其生理意义,合成原料和关键酶、肠肝循环的概念及意义;

2.熟悉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3.了解胆汁主要成分。

(四)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1.掌握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在肝脏、肠道中的转变;黄疸的概念;

2.熟悉胆红素的来源,熟悉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3.了解高胆红素血症与黄疸。

十七、水、电解质代谢与酸碱平衡

1.熟悉水的摄入与排出量,电解质的生理功能,钙磷代谢的调节,各种微量元素的生

理功能;酸碱平衡的调节

2.了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酸碱平衡的主要生化诊断指标。

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


Ⅰ.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基本功能的形态科学,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   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培养自学、观察、综合判断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大纲以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以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研究和阐述人体的形态结构。

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按要求程度的不同,分为“掌握内容”、“熟悉内容”和“了解内   容”三级。掌握、熟悉的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与思考达到牢固掌握、熟练描述、准   确指认和联系实际应用的程度。了解内容则要求学生达到一般的认识和了解。大纲中未要求   的内容属参考内容。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分值合计为 30 分,多项选择题分值合计 30 分,名词解释题目分值合计为

40 分,简答题分值合计为 50 分。

Ⅱ. 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绪论

1.知识范围

(1)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2)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

2.考核要求

(1)熟悉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与人体的轴与面。

一、运动系统

(一) 骨学

1.知识范围

(1)概述: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及功能。

(2)躯干骨:椎骨、肋、胸骨。

(3)颅骨:脑颅骨、面颅骨。

(4)上肢骨:上肢带骨、自由上肢骨。

(5)下肢骨:下肢带骨、自由下肢骨。

2.考核要求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及功能。

(2)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及其功能。

(3)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辨认各部椎骨及特殊椎骨。

(4)掌握胸骨、肋骨的形态及主要结构。

(5)掌握颅的组成。

(6)掌握脑颅诸骨和面颅诸骨的位置。

(7)熟悉颅底内面观的形态、结构及主要孔、裂。

(8)了解眶、骨性 鼻腔的构成,熟悉鼻腔外侧壁的结构。

(9)掌握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

(10)掌握上肢骨的组成。

(11)掌握上肢带骨及自由上肢骨各骨的形态及主要结构。

(12)掌握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各骨的形态及主要结构。

(二)骨连接

1.知识范围

(1)概述:骨连结的形态分类、功能意义及结构。

(2)躯干骨连结:椎骨连结、肋的连结、脊柱、胸廓。

(3)颅骨连结。

(4)四肢骨连结:上肢骨连结、下肢骨连结。

2.考核要求

(1)熟悉骨连结的形态分类及功能意义。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和运动形式。

(2)掌握胸廓的组成;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及胸骨角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3)掌握椎骨间的连结和椎间盘的结构。

(4)熟悉脊柱的位置、组成和分部。

(5)了解脊柱的正常弯曲、各面观及其运动。

(6)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7)掌握肩、肘关节,熟悉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

(8)熟悉腕骨的排列位置和名称。

(9)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及女性骨盆的特点及意义。

(10)掌握髋关节、膝关节,熟悉踝关节,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

(三)肌学

1.知识范围

(1)概述:骨骼肌的构造、形态、起止点及辅助装置。

(2)头肌:面肌、咀嚼肌。

(3)躯干肌:颈肌、背肌、胸肌、膈、腹肌。

(4)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

(5)下肢肌:髋肌、大腿肌、小腿肌。

2.考核要求

(1)掌握肌的辅助装置。

(2)了解肌的形态、结构、起止和作用及肌的配布规律。

(3)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4)了解颈肌的分群、分层、名称。

(5)掌握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6)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和斜角肌间隙。

(7)掌握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肋间肌的位置和作用。

(8)掌握膈的形态,包括裂孔的位置和通过物及膈的作用。

(9)掌握腹肌的分群、形态、层次、纤维方向和作用。

(10)掌握腹直肌鞘的组成和特点。

(11)掌握腹股沟管的结构、位置和临床意义。

(12)掌握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

(13)熟悉臂肌的分群、名称和作用。

(14)熟悉前臂肌的分群、层次,了解名称及作用。

(15)掌握臀大肌,熟悉髂腰肌的位置和作用。

(16)熟悉大腿肌的分群、名称、排列概况和作用。

(17)了解小腿各肌群的组成和作用。

二、消化系统

1.知识范围

(1)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考核要求

(1)口腔。

了解口腔的境界及分部。了解腭的形态结构。

掌握咽峡的构成。

掌握乳牙和恒牙的牙式,掌握牙的形态和构造。

掌握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掌握颏舌肌的起止和作用。 掌握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和导管的开口部位。

(2)咽。

掌握咽的位置、分部以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通路。 掌握各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了解咽壁的构造。

(3)食管。

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及狭窄部位(包括距中切牙的距离)。 了解食管的构造特点。

(4)胃。

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和分部。了解胃壁的构造。

(5)小肠。

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分部及其形态特征。掌握空肠、回肠的位置及其形态区别。

了解肠壁的构造特点。

(6)大肠。

掌握大肠的分部及形态结构特点。

掌握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掌握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掌握直肠、肛管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7)肝。

掌握肝的形态(分叶、肝门)、位置(成人、小儿)。 了解体表投影。

(8)胆囊和肝外胆道系统。

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功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掌握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和开口部位及胆汁的排出途径。

(9)胰。

掌握胰的形态与位置。了解胰的功能。

三、呼吸系统

1.知识范围

呼吸系统组成、功能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肺的形态、位置及分叶。

2.考核要求

(1)鼻。

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

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掌握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

(2)咽(见消化系统)。

(3)喉。

掌握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标志。掌握喉的软骨、连结。

掌握喉腔的形态结构及分部。

(4)气管。

掌握气管的位置、结构特点及气管杈结构。

(5)支气管。

掌握左、右主支气管形态差别及其临床意义。

(6)肺。

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 了解肺内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

(7)胸膜。

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掌握胸膜壁层的分部及胸膜隐窝(特别是肋膈隐窝)的位置。 熟悉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8)纵隔。

熟悉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划分。了解其各部的主要器官。

四、泌尿系统

1.知识范围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2.考核要求

(1)肾。

掌握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熟悉肾的被膜和肾的固定装置。

了解肾段的概念和肾的体表投影。

(2)输尿管。

掌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各部的位置和在盆部(特别是女性)的主要毗邻。  掌握输尿管狭窄的位置及意义。

(3)膀胱。

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

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粘膜特点。

(4)尿道。

熟悉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

五、生殖系统

1.知识范围

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考核要求

男性生殖器:掌握男殖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了解其功能。

(1)内生殖器。

掌握睾丸及附睾的形态与位置。了解睾丸和附睾的结构。

掌握输精管的形态特征、分部和行径。掌握精索的组成及位置。

熟悉射精管的合成、行径与开口。熟悉精囊腺的形态和位置。

掌握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了解前列腺的分叶。

熟悉尿道球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

(2)外生殖器。

了解阴囊的形态、构造。掌握阴茎分部及构成。

熟悉海绵体的构造,阴茎皮肤的特点。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形态、结构特点,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两个弯曲。  女性生殖器:掌握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了解其功能。

(1)内生殖器。

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

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熟悉子宫壁的构造。

掌握阴道的形态、位置以及阴道穹的组成与毗邻。

(2)外生殖器。

了解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掌握阴道前庭内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

【附】乳房:

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了解其位置。

(3)会阴。

了解会阴的界限和分区。熟悉狭义会阴的概念。 腹膜:

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

熟悉腹膜被覆脏器的不同情况(腹膜与器官的关系)。

掌握大网膜的位置,掌握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  熟悉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

熟悉韧带的构成,熟悉十二指肠悬韧带及肝、胃的韧带名称和位置。  掌握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及意义。

六、内分泌系统

1.知识范围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

2.考核要求

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的形态、位置。

七、脉管系统

1.知识范围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的组成及特点。

2.考核要求心血管系统:

(1)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

(2)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3)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的概念。

(4)了解血管吻合、侧支循环的概念。

(5)掌握头、颈、四肢的动脉博动点及常用止血点(颞浅、面、颈总、锁骨下、肱、桡、股和足背动脉)。

(一)心。

(1)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心的各腔形态结构及开口、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

(2)熟悉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的常见部位。

(3)熟悉心壁的构造(心外膜、心肌层、心内膜、结缔组织支架)。

(4)掌握心传导系统的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左、右束支)、位置和功能。

(5)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重要分支(前室间支、旋支、后室间支、窦房结支和房室结支)及三大主干(前室间支、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分布区域。

(6)熟悉心大、中、小静脉的行径和注入部位。

(7)掌握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部位。

(8)了解心的体表投影。掌握心包的分层及心包腔的构成。

(二)动脉。

(1)了解动脉的分布规律和器官内血管的配布规律。

(2)掌握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的行径。

(3)掌握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其来源。

体循环的动脉: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及其分部。

1.升主动脉:掌握升主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支(左、右冠状动脉–––详见心脏)。

2.主动脉弓:掌握主动脉弓的形态,位置、感受器和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1)颈总动脉。

掌握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径。

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形态、位置及功能概况。 掌握颈外动脉主要分支的分布。

熟悉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径。

(2)锁骨下动脉及上肢的动脉。

掌握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主要分支、起止、行径和分布。  熟悉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及位置。

(3)胸主动脉。

掌握胸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

掌握肋间后动脉的行径和分布规律。

(4)腹主动脉。

掌握腹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和主要分支。了解膈下动脉、腰动脉的分布。

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以及它们主要分支的行径和分布。  了解肠动脉的配布特点。

掌握肾动脉、肾上腺的动脉、睾丸动脉(卵巢动脉)的行径和分布。

(5)髂总动脉。

掌握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

掌握子宫动脉的行径和分布,并了解它与输尿管的关系。 了解髂内动脉分支的分布情况。

(6)髂外动脉和下肢的动脉。

掌握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行径和分布。   熟悉股深动脉的行径和分布。

熟悉腹壁下动脉、腓动脉、足底内、外侧动脉的行径,足底弓的组成。

(三)静脉

(1)掌握静脉系的组成及静脉的结构特点。

(2)了解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和导静脉等)的特点。

1.肺循环的静脉:了解左、右肺静脉的行径。

2.体循环的静脉。

(1)上腔静脉系。

掌握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行径。掌握头臂静脉的组成和行径。

掌握颈内静脉的起止、行径和主要属支。了解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掌握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的起止、行径以及颈外静脉的行径。 了解上肢其它深静脉。

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行径、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  掌握奇静脉的起止、行径。

了解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起止和行径。了解椎静脉丛的位置、交通和结构特点。

(2)下腔静脉系。

掌握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起止与行径。  掌握肾静脉和睾丸(或卵巢)静脉的行径及其特点。

掌握大隐静脉的起始、行径,注入部位及其属支。

掌握小隐静脉的起始、行径和注入部位。了解下肢浅、深静脉的交通支。  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行径和属支,掌握其主要收集范围。

掌握肝门静脉系的结构特点和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及其侧支循环。

(四)淋巴系统

(1)掌握淋巴系的组成和功能。

(2)了解淋巴的产生、回流及其与心血管系的关系。

1.淋巴管道与淋巴结。

掌握四级淋巴管道的构成及特点。

掌握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及其收集的范围;右淋巴导管组成、注入和收集范围。  熟悉全身的主要淋巴干。

了解淋巴结的形态及结构特点。

2.人体各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掌握局部淋巴结的概念。

(1)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掌握下颌下、颏下、颈外侧浅、深淋巴结群的部位,各群淋巴结的收集范围与输出淋巴  管去向。

掌握颈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

(2)上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掌握腋淋巴结分群,各群的分布和收集范围。 掌握锁骨下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

(3)胸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了解胸壁和胸腔内的各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 掌握肺门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

掌握支气管纵隔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

(4)腹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掌握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  掌握腰淋巴干和肠淋巴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

(5)盆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了解髂外淋巴结的分布与收集范围。

熟悉髂内淋巴结、骶淋巴结的分布与收集范围。

(6)下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掌握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及收集范围。

【附】了解乳房、子宫、肺、食管、胃、肝、直肠、肛管等器官的淋巴回流。

3.脾和胸腺。

掌握脾的形态、位置。了解脾的功能。

了解胸腺的形态和位置。

八、感觉器

1.知识范围

感觉器的概念、视器、前庭蜗器。

2.考核要求

(1)感觉器官概述。

熟悉感觉器官的组成、种类和主要功能。掌握感受器的分类、位置及其主要功能。

(2)视器。

了解视器(眼)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熟悉眼球的外形和结构特点。

掌握眼球壁的分层、各层的分部、结构和功能。 掌握眼球内容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掌握眼房、房水、房水循环途径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眼辅助装置的组成和各自主要功能。

熟悉眼脸的形态和构造及临床意义。掌握结膜的形态、结构和分部。

熟悉泪腺和泪道的位置、形态、构造和泪液排泄途径。 熟悉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作用及临床意义。

(3)前庭蜗器。

了解耳的组成和各部的主要功能。 了解外耳的组成及耳廓的结构特点。

掌握外耳道的形态特点、分部、位置和幼儿外耳道的特点。 掌握鼓膜的形态,分部、位置、功能和临床意义。

熟悉中耳的组成。

掌握鼓室的形态、位置和交通。

了解听小骨的名称、连结、位置和作用。了解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

熟悉咽鼓管的形态特征、开口位置、作用和幼儿咽鼓管的特点。 熟悉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

了解内耳的位置和分部。

掌握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和形态特点。

掌握膜迷路内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 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

九、神经系统

1.知识范围

神经系统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传导通路。

2.考核要求

(一)总论

掌握神经系统的分部及各部的组成,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熟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 了解神经系统在体内的功能及地位,神经系统的发生。

掌握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纤维、神经、神经核、纤维束、神经节和网状结构  等神经系统常用术语概念。

(二)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

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特点,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掌握脊髓灰、白质的位置及分部。掌握灰质前、后、侧角的主要核团的位置、功能及性  质,了解脊髓灰质细胞 Rexed 板层构筑。

掌握脊髓主要的上、下行纤维束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熟悉脊髓的功能。

2.脑干。

掌握脑的位置、分部。

掌握脑干的位置和组成,掌握脑干各部的主要外部结构及其与脑神经的联系。  熟悉脑干的内部结构概况(神经核、纤维束和网状结构的配布规律)。

了解各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与脑神经的联系和功能。

熟悉重要的非脑神经核团(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脑桥核、红核和黑质)的位置。  熟悉各主要上行纤维束(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和外侧丘系)、下行纤维束(锥

体束)的起止、行程、在脑内各部的位置和功能。 了解脑干网状结构的概念。

了解脑干的功能。

3.小脑。

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三对小脑脚及分叶。

了解小脑皮质的分层、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联系的概况。 熟悉小脑核及其主要联系。

了解小脑的功能。

4.间脑。

掌握间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掌握第三脑室的位置和沟通关系。

熟悉背侧丘脑的位置、形态和主要核团的名称及腹后核的功能。 掌握内、外膝状体的位置和功能。

掌握下丘脑的位置和组成。熟悉下丘脑主要核团的名称及功能,了解主要纤维联系和功能。

了解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结构和功能联系。

5.端脑。

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裂、分叶和各叶的主要沟回。了解边缘叶、边缘系统、嗅脑和海  马结构的组成、位置和功能。

了解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概况,皮质结构概况及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概念。  掌握大脑皮质主要功能区的位置及功能。

掌握基底核及新、旧纹状体的概念和各核的位置及纹状体的功能。  了解髓质的位置、纤维的组成概况。

熟悉胼胝体纤维的组成概况。

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各主要纤维束的位置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掌握侧脑室的形态和分部。

6.脑和脊髓的被摸、血管及脑脊液和血脑屏障。

掌握硬脊膜的附着、硬膜外隙的连通及其与硬膜外麻醉的关系。

掌握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内容,终池的位置及内容。了解齿状韧带。  掌握硬脑膜的组成特点、形成结构。

熟悉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连通。熟悉海绵窦的位置、内容物及交通。

掌握脑室系统的组成、位置和连通概况以及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掌握脑的动脉,颈内动脉系和椎动脉系的概念。熟悉颈内动脉的行程及主要分支的分布  范围,椎-基底动脉的行程及其主要分支分布概况。

掌握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功能。

了解大脑静脉的回流概况。了解脊髓动脉的来源、分布特点以及脊髓静脉的回流概况。  了解血脑屏障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三)周围神经系统

1.脊神经。

(1)掌握脊神经的数目、分部、纤维成份和分支概况。

(2)掌握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熟悉皮支的浅出部位及分布概况。掌握膈神经的走形和分布。

(3)掌握臂丛的组成和位置。

熟悉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的走形和主要分布。

了解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损伤后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

(4)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分布概况及其皮支的节段性分布。

(5)掌握腰丛的组成和位置。

掌握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走形和主要分布情况。

了解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的分布概况。

(6)掌握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掌握坐骨神经的走形和主要分支,了解其常见变异。 掌握胫神经的走形、皮支分布区及所支配的肌群。

掌握腓总神经的走形、位置;腓浅、腓深神经的皮支分布区及所支配的肌群。  了解胫神经、腓总神经损伤后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

2.脑神经。

(1)掌握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脑和进出颅的部位、性质和分布概况。

(2)掌握嗅神经的性质和功能。了解嗅神经的起始、行程。

(3)掌握视神经的性质和功能。熟悉视神经的行程。

(4)掌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的纤维成份、行程、支配眼球外肌的情况及副交感纤维的分布与功能。

熟悉睫状神经节的位置、性质。

了解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5)了解三叉神经的纤维成份,三叉神经节的位置。 熟悉三大主干在头面部的感觉分布范围。

了解各干的主要分支的行程和分布。

了解三叉神经损伤或受刺激后的主要表现。

(6)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份、行程、主要分支(鼓索、表情肌支)的分布概况。  了解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

了解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表现。

(7)熟悉前庭蜗神经的性质、组成、各部的行程和功能。

(8)熟悉舌咽神经的纤维成份、主要分支(舌支、咽支、颈动脉窦支)的分布概况。  熟悉耳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

(9)熟悉迷走神经的纤维成份、主干行程及各纤维成份的分布概况。  熟悉喉上神经的位置和分布,喉返神经的行程、分布范围。

熟悉迷走神经前、后干在腹部的分支、分布。

(10)掌握副神经主干的行径及分布概况。了解副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11)掌握舌下神经的分布概况。熟悉其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3.内脏神经。

(1)掌握内脏运动神经的特点。

(2)掌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掌握交感干的位置、组成。

掌握主要椎前节的名称、位置。

熟悉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去向。熟悉灰交通支与白交通支的概念。

掌握交感神经节前、后纤维分布规律。熟悉内脏大神经和内脏小神经的组成。

(3)掌握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掌握副交感神经节的分布规律。

熟悉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和耳神经节的位置、性质。

掌握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部位,节后纤维的分布、功能。  熟悉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与分布概况。

熟悉盆内脏神经的分布概况。

(4)掌握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5)了解内脏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6)了解牵涉痛的概念。

(四)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1)掌握躯干、四肢深感觉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丘系交叉水平以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

(2)了解非意识性本体感觉束向小脑的投射。

(3)掌握躯干、四肢浅感觉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以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

(4)熟悉头面部痛、温觉传导通路(要求内容同躯干四肢)。

(5)掌握视觉传导路的组成、纤维部分交叉(视交叉)的情况及在内囊的位置和皮质投射区。

(6)掌握瞳孔对光反射径路。

         熟悉视觉传导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视野变化。

         熟悉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的结构基础及反射径路在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表现。

(7)熟悉听觉的传导通路。

(8)了解平衡觉和嗅觉的传导通路。

(9)掌握锥体系的组成、行径、交叉及对各运动核的支配情况。

(10)掌握骨骼肌随意运动上、下两级神经元管理的基本情况。

(11)熟悉核上瘫与核下瘫不同表现的形态学基础,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不同表现。

(12)熟悉锥体外系的概念,了解锥体外系的组成、纤维联系概况和功能。

相关文章